5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1看书网 > 北洋 > 第二百章 协议

第二百章 协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亨利亲王也在谈判期间多次在谭延的陪同下巡阅北洋海陆军,谭延看得出亨利亲王的巡阅是非常认真的,他也非常大方的将新军训练等方面没有向亨利亲王保密,只要德国人想要看什么就让他们看什么,加上新军军事主官都是曾经留德的军事生,就算没有留德,在新建陆军中会德语的军官也比比皆是。醉露书院

给谭延的感受便是亨利亲王自从来到胶州湾之后,在谈判桌上俩人交锋依旧言辞火爆。但德方却再也没有提出以武力威胁,而谭延也不愿意再激怒德国人。只是双方就俘虏德舰归属问题上,双方还是有很大争议的,而德国人手中握着地底牌就是中国向德国订购的那艘告诉装甲巡洋舰----由战争威胁转向对等的军火贸易威胁。。

最终谭延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中国将会再出资六十万两向德国订购一艘先前价值一百九十万两的装甲巡洋舰。中国将会归还修复后地德皇号和修复动力系统地威廉王妃号----修复德皇号和威廉王妃号也作价折算其中,其余阿高纳、依伦娜与鸬鹚号三艘战舰将会为北洋海军所有。

事实上谭延还是非常希望留下德皇号的。这艘战舰只有五年地舰龄,重要的是在德皇号上应用了众多德国造舰先进工艺,在设计上也颇有独到之处,并且以德皇号的实力可以说是北洋目前仅有的两艘可以正面抗衡日本两艘缩水君权级战列舰的战舰。为了增强实际作战效能,旅顺造船所和上海江南船坞对德皇号和镇远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尤其是在装甲防护能力上都有显著的提高。

亨利亲王之所以答应这笔交易,也是因为他的海军专家在全面考察改装后的德皇号确实提高了作战效能,可以说经过改装后地德皇号延长了其战舰生涯。对此德国代表团对中国目前的造舰技术也有了一个全新地认识。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建造世界先进水准巡洋舰的能力。

“任何战舰还停留在船台建造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谭延心中想到。德皇号固然是性能优异,但当今战舰建造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德皇号就要相形见绌了,而依伦娜号是威廉皇妃号的改进版,想到威廉皇妃号已经是沉过一次的战舰了,连德皇号都可以换回去,手中握着依伦娜号就更不稀罕威廉王妃号。

在战俘问题上中德双方也达成了协议。在胶州湾事件中中国俘虏地近四千名德国军人将会被德国以象征性地十万两银子赎回。而德国也会赔偿中国在战斗中的各种损失----炮台、战斗人员、俘虏治疗、安置等,共计七十万两白银。

对于这份最终地和谈条约。谭延心中还是并不满意,不过却也无可奈何,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这份条约并不能真正的教训德国,但它作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军事冲突中所缔结的条约里对中国最为有利的条约。最重要的是中国目前还并不具备“教训”德国的实力,但德国势力撤出中国却让他心中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最重要的是谭延和亨利亲王在胶州湾的会谈中相互交换了对国际形势的意见,并且就关税问题上得到了亨利亲王的许诺---他会尽可能的游说威廉二世皇帝,使之支持中国收回海关权力。当然德国现在海军问题上正构成对英国日益严峻的挑战,唯一感到庆幸的是维多利亚女皇虽然病重但还是对英国有着深刻的影响,英德两国并没有走向完全分裂,至少在血缘上英德两国皇室还是有着诸多联系。

谭延对关税问题上并没有抱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但是结交亨利亲王毫无疑问将会对中德两国日后的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能够达成这一目的在现在看来才是最为实际的。双方就胶州湾事件的处理结果的各项条文敲定,谭延也通过电报向直隶总督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行通报。最终合约的签订将会放在北京,在回到北京之后谭延还要就此合约对各路神仙进行游说,不过在他看来这份合约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和平条约,游说和放在北京的最后签约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他最大的政治敌人翁同现在正陷入名誉危机,已经无瑕顾及中德最后的和平条约达成。

李鸿章、谭钟麟、荣禄等人在接到谭延对中德谈判的最后各项条款的时候,心中也都长舒了一口气,而李鸿章更是心情颇为复杂,不仅仅是因为谭延居然能够摆平强悍的德国从而签订这么优惠的条约,更因为中德两国条约在北京签署,李鸿章将会作为首席总理大臣来代表中国签字----这也是他作为总理大臣最后一次对外签订条约,至少目前是这么看。在这份条约签署后,他将会乘船南下前往广州成为两广总督。

李鸿章心中非常清楚,这是谭延送给他的一份巨大的人情,三年前他在上海与日本签订《上海合约》地时候。用千夫所指已经不能形容他的悲凉。可以说他李鸿章几乎一夜之间从中兴名臣跌落到了和秦桧一般的地位。

谭延自然是有这个签字权的,尤其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议事之时就已经定下谭延为主地谈判章程。而胶州湾地仗也是谭延的部下打地,于情于理他都有足够的理由代表中国与德国正式签约,可是他却将这份荣誉转让给了李鸿章,这份人情在饱受非议的李鸿章眼中,显得格外沉重。几乎不用谭延过多言语,李鸿章立刻拿着这份电报与荣禄、谭钟麟一起进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以便将这份条约的内容尽快的定下来。谁都知道因为李鸿章,谭氏父子与翁同反目成仇。最近谭延又借着文廷式偷书一案向翁同发难,翁同感到备受屈辱。无奈之下为堵众人攸攸之口便借生病的借口在家深居简出。

翁同是现在的军机领袖,同时也身兼总理大臣职务,若是按照官场的一般排序,翁同将毫无疑问地对中德谈判有着中方最终审议权力,如果他不同意。除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强行通过。否则谭延是斗不过翁同的。而李鸿章这么急着拉上荣禄也是为了尽快地解决此事,趁着翁同借口生病的当口。直接请示慈禧太后,只要懿旨一下,翁同就算再不愿意也是无力回天。

八月四日,亨利亲王代表德国与李鸿章在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正式签订《中德北京条约》,而这一天可能也是老天无意,深刻影响十九世纪欧洲历史的前德国首相俾斯麦在同一天去世。李鸿章去年还拜访过俾斯麦,在国外李鸿章被称为中国的俾斯麦,对此谭延是不值一提的,两者也不可相提并论,当然这样地想法也只是在他心中而已,自己没有必要和一个七十多岁地老人太多计较这些问题。。

谭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动身前往德国使馆拜访了正在准备起身返回德国的亨利亲王,并且为俾斯麦敬献了花圈以表示他对这位素未谋面地伟人的敬仰----在他看来俾斯麦一生坚定信念使得德国最终统一并且走向强大,抛开国籍和民族而言,俾斯麦是谭延认为唯一活着的能够让自己仰视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悄然离世,这让谭延多少感到有些遗憾。

对谭延而言,俾斯麦是一个偶像,而他现在要做事情的困难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俾斯麦,但是谭延却对自己能够有勇气拿出像俾斯麦那样的铁血信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对此他心中还是非常怀疑的----不仅仅是能力上,在信心上也是如此,毕竟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大,情况也太过复杂,百姓的思想僵化的和钢铁有的一拼,这一切都需要他走很长一段的路,有时候就连谭延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就是最好的选择?!

胶州湾事件的完美解决虽然在时间上拖得稍微有些长,但是终究还是得到了一个相对于以前而言不敢想象的结局。虽然还是有很多遗憾,不过在谭延心中确实值得庆幸的,至少在他手上还没有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历史上正是因为德国强占胶州湾得手,随后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湾,英国占威海卫,法国……只有将“先锋”德国打疼了,才会更加有利的震慑其他列强国家,甚至于有些列强国家还没有想到在中国占据重要的军港,而是受到德国和俄国行动牵制为了维持远东势力的某种平衡才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